凝固的珍宝:传统文化数字集成
首页 > 项目介绍 > 凝固的珍宝:传统文化数字集成

十九世纪后半期,随着大清帝国的日益溃败,脆弱的国门不得不一次次洞开,任凭西洋人和东洋人长驱直入。伴随着各色掠夺者脚步而来的,还有各路学者,他们带着对东方文化强烈的好奇心,蜂拥而至。这其中,就有日本学者关野贞和常盘大定。

早在1906年,关野贞就来到中国,他考察了陕西汉唐陵墓,对唐代的昭陵、乾陵和崇陵做了详细调查,他发现了天龙山石窟。1918年关野贞曾经在直隶、山西、河南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等地广泛调查古建筑、陵墓和佛教艺术。常盘大定是佛教史专家,他先后五次到中国考察,在五次中国之行中,考察遍及中国南北十几个省市的佛教遗迹。对建筑、雕塑,碑志等都一一寻访、摄影。关野贞和常盘大定的考察,留下了相当丰富详实的摄影资料,他们的这些照片拍摄和调查记录,很多都是历史“第一次”。从关野贞、常盘大定合著《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名胜古迹图集》十二卷、关野贞著《中国古代建筑与艺术》中可以看到这些珍贵的影像和精美的艺术。


天龙山被毁佛像

当然,关野贞的考察报告《天龙山石窟》,也为天龙山石窟带来的灭顶之灾。关野贞考察山西天龙山石窟后,仅七八年时间,日本山中商会头目山中定次郎大肆搜购转卖天龙山石窟造像,无数佛首被生生凿取,有的整体被盗,其惨状真难以言表。

下面,我们回到摄影记录真实这个主题,我们会发现,很多中国佛教文化艺术遗存的珍贵影像,最后的指向都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学者的摄影图集。



天龙山这些断头雕像,控诉着百年前日本盗贼的罪恶。


天龙山这些断头雕像,控诉着百年前日本盗贼的罪恶。

上世纪90年代中期,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刚刚兴起,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居士安排佛教学者李家振,做好佛教清家底工作,为此,慧海团队全面推进佛教文献资源及艺术资源的电子化工程,尽一切力量抢救、收集、整理现存的佛教资源,并将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和影像用数字化多媒体的形式加以保存,使历史遗存的佛教文献资源及艺术资源能够完整、真实、准确地流传后世。慧传公益行动坚持了26年,无数有识之士前仆后继,为这项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奉献力量。

您的支持和关注,就是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最大贡献。请加入我们!让更多人在中国文化、中国智慧中获益,使中国文化始终与时代同行,护佑人类福祉。